我国广西、广东某些地区已在北回归线以南,位于地理上的热带地区,但由于受冬季季风的影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热带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指的是地理位置的热带。
2、广东、广西两省的广州、**、澳门、南宁、深圳、北海等城市,冬季常受到冬季季风的影响,特别是寒潮的影响, 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在16℃以下,因此不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气温在16℃以上,而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气温在0℃——15℃。
扩展资料:
我国部分地区,如西双版纳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等高大山脉、高原的阻挡,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气流不易侵入, 冬季最冷月均气温在16℃以上,因此为热带季风气候。
而广西、广东两省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但从气候上来说,受冬季季风影响,来自北方的冷气流能够侵入,而使气温降至0℃——15℃之间,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不是热带季风气候。
北回归线穿过的是**的中南部。也就是说**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
**气候以通过中南部嘉义的北回归线为界,将**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
以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吹西南风,冬吹东北风)。
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其纬度值为黄赤交角,是一条纬线,大约在北纬23.5度。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达到**,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并始终在北纬23.5度附近和南纬23.5度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
北回归线纬度:23°26′或21.448″N,近似纬度是23.5°N。北回归线的纬度值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它影响着与其紧密联系的自然地理现象。
重要意义
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北回归线的纬度值为黄赤交角,它是一条具有多学科意义的天文气候特征的纬度线。北回归线对天文、地理、气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在天文意义上的冬春转换时,北回归线上的一边春意盎然,另一边却还是萧瑟的冬天。北回归线对天文、地理、气候、生物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度带的划分界线
每年夏至日(公历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能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不包括北回归线)以南至南回归线(不包括南回归线)的区域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获得的热量最多,形成为热带。
因此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
是地球在绕.日.进行公转时
于赤道两侧进行有规律的偏转运行轨道线
即黄.道曲线
由于
地球的形态
是赤道直径大于南北两极直径的椭圆形状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中发生左右摇摆的偏转运行
这是五十万年以前
炎黄禹在勘察测绘.日.月地天体时
观测到的天文地理情况
黄帝对于这样的状态
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并编著了人类史上的**部.日.历
即《黄帝历.万年历》
把地球的运行轨道标注为黄.道
将太阳投射到地球上的光线点标注为黄经
为此
正是由于地球这样的南北回归线运行状态
才能产生地球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