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那日,我与家人漫步到湖边,原本跟在我们身后的父亲斜着往湖边紧走两步,看了看以后,欣喜地对我说:“那莲花开了。
”我心想:“莲花应该是7月份才开吧。
”一边想着一边领着女儿也往湖边走了两步,父亲指着湖边水面上一片密麻麻的绿叶,冲我们说:“你看,那有一朵红的,还有一朵白的,那朵黄的也好看。1,2,3,光这一片儿就有三朵呢。”女儿也看到了,她欢呼一声,回应着**,父亲看着她咧开嘴笑了。 妻和儿子肩并着肩也走过来了,我们一家人站在湖边,静静地欣赏这一片不算大的睡莲,圆圆的绿叶子漂浮在安静的水面上,精致灵巧的花开在绿叶之上。
我喜欢睡莲那刺向四周的锐利花瓣,既纤尘不染,又刚正不阿。父亲欣赏的是睡莲的美艳,我更看重睡莲的气场。 睡莲在开花之前,漂浮在水面的叶子很像浮萍,我曾经很多次在池塘或湖边端详许久而不知道这绿绿的圆形叶子是属于睡莲还是浮萍。
看过几次睡莲开花后的样子,也就知道浮萍与睡莲的区别了,虽然都是叶子圆圆,但很好分辨。 我想着这些,心中蓦地一动,睡莲会不会因为被看做是浮萍而失落呢?我若是睡莲,肯定不会怪别人把我看做浮萍,因为我只要开花就一切明了了,在我开放出美丽的睡莲花时,还会有人认为我是浮萍吗。 浮萍似乎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它肯定不会因为被认错是睡莲而沾沾自喜吧,毕竟自己是永远不会开出睡莲那样美丽的花朵的,我相信浮萍不会那样虚荣。
我看了看依然兴致勃勃数着睡莲花朵的父亲,又看了看静静欣赏睡莲花开的妻和一双儿女,心想:如果我有一处庄园,也一定要有这样一处池塘,当中盖一座小亭,小亭近处种一些睡莲,远处养一些浮萍。花开时节把姐姐接来小住、约好友过来品茶。在我们眼中,世人皆如浮萍,浮于水面随风飘散,家人则如睡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既高贵又吉祥。
而在世人眼中,我们也如浮萍一样,来来往往,漂泊不定。 父亲是很喜欢花卉的,在家颐养天年的日子又怎么能少得了侍弄花草,而从花市买来的那些似乎都养不长久,倒是从图书市场买来的讲养花技巧的图书留了下来,时不时带上老花镜翻一翻,聊做解闷,也算是书香门第里的老爷子。 我年少时,像一颗蒲公英,从父母的怀抱中挣脱出来,随着风飘落到了别处,从此身似浮萍无处着依。幸有这一汪湖水,令我扎根生长,长出绿叶浮在水面,开出花朵露出风中,正如父亲数出来的:“1,2,3”。
从我们的身后,有其他游人陆续走过来了,我轻声招呼一声父亲,拉着女儿,冲妻招了招手,一家人顺着湖边继续漫步。 “开花儿了…,真美…”断断续续的赞美声随着风飘来。
水浮莲和睡莲的主要区别是,科目分类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境分布不同,具体如下:
一、 科目分类不同
1、水浮莲
水浮莲一般指凤眼蓝,是粉状胚乳目、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植物。
2、睡莲
是毛茛目、睡莲科、睡莲属植物。
二、形态特征不同
1、水浮莲
须根发达,棕黑色。
茎极短,匍匐枝淡绿色。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叶片圆形,表面深绿色;叶柄长短不等,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叶柄基部有鞘状黄绿色苞片;花葶多棱;花瓣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花丝上有腺毛;花*蓝灰色;花粉粒**;子房长梨形,蒴果卵形。
2、睡莲
根状茎肥厚,直立或匍匐。叶二型,浮水叶浮生于水面,圆形、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深裂成马蹄形或心脏形,叶缘波状全缘或有齿;沉水叶薄膜质,柔弱。
花单生,花有大小与颜色之分,浮水或挺水开花。果实为浆果绵质,在水中成熟,不规律开裂;种子坚硬深绿或黑褐色为胶质包裹,有假种皮。
三、生境分布
1、水浮莲
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
**热带地区也已广泛生长。广布于**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2、睡莲
生于池沼、湖泊中,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环境。**广泛分布。***、朝鲜、日本、印度、越南、美国均有。
睡莲,满江红,浮萍都不是浮游生物,浮游生物体型细小,大多数用肉眼看不见,悬浮在水层中且游动能力很差,主要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生物,称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
浮游生物,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属双子叶植物纲。满江红一年生草本,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属于蕨类植物。浮萍,又称:青萍、田萍、浮萍草、水浮萍、水萍草,是浮萍科水面浮生植物。